说到正极材料产业链,最少要说到这么几点:
1:正极材料矿产布局,2:正极材料人才布局,3:正极材料生产设备布局,4:锂电池布局,5:电子消费品布局.

矿产进行布局,布局完成以后,通过正极材料的人才进行研发,研发出来高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之后,再通过购买正极材料生产设备,进行加工生产,产完成后通过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pack进行包装成为锂电池,锂电池进行应用之后,就形成了电子消费品乐,所以整个正极材料产业链就包括5个部分.
1:正极材料矿产布局

说道正极材料的矿产,这个不得不说正极材料的分类,正极材料分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钛酸锂等.
这些正极材料中,首先需要确定自己未来需要的电子产品中锂电池为什么锂电池,如果按照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选择,多数会选择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或者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作为未来锂电池的正极材料.
以三元材料为例,我们选择三元材料时,这时候就可以在进行分解一下,需要提前布局的镍矿,钴矿,锰矿,锂矿以及铝矿,通过几者的相互化学反应,最后可以生成需要的三元材料,三元材料包括NCM333,NCM523,NCM622和NCM811几种,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定制.
其中镍矿和锰矿,锂矿在中国分部相对较多,但是钴矿的储备量却极度缺乏,这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海外提前布局,比如刚果(金)这个国家的钴矿相对特别丰富,我们可以在提前生产正极材料的时候进行订购,到了生产经营的时候,不会应为缺少原材料而导致产品的价格暴增.
2:正极材料人才的布局

正极材料的研究很大层度已经都提升到分子级别,没有一定的实力,想去研究正极材料相对比较困难,比如汇杰锂能公司,使用的级别都是教授级别,主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三次在能源领域入选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之一,让专业的人员负责专业的领域.
人才布局更多的还是锂电池这块,相对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布局更加深远,一般都是选择研发型的人才,要求,针对电池体系以及电池的工艺相当的了解,同时,需要在锂电池完全熟悉锂电池的制作过程.
不仅仅对人才有熟悉要求,而且对教育背景也有一定的要求,如要求是电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艺等毕业的学生,对学历也有很高的要求,最低要求为本科,通常要求都是研究生以上,针对相关行业有一定的了解.这些还不是高端的,像一些比较尖端的岗位,可能要求就是博士后.
3:正极材料生产设备布局

正极材料生产设备相对来说会比较多一些,包括湿法超细搅拌磨机,湿法纳米级卧式砂磨机转运桶,除铁过滤系统设备,喷雾干燥剂,烘干窑炉,粉料输送机,真空上下料系统,包装机,自动电焊机等等.
不过整体来说,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设备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为:混料磨料环节,第二个为:高温烧结环节,第三个为:粉碎分解环节.
根据不同的正极材料,选择的生产设备不一样,而且在2014年到2016年以来,正极材料很大程度上都有人为的参与,这样就会导致自动化层度不高,一致性不高,自动化设备的要求就尤为的重要,所以自动化设备被提出,最新的宁德时代在制作锂电池的时候就是使用的全程无人化,全程的防尘.
而且据很多生产正极材料的厂家介绍,目前国内的窑炉存在一些保温性能不好,温差比较大的不良现象,主要是窑炉的稳定性以及温度的正负极误差会是原材料受热不均匀,最后还是会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所以选择一款比较适当的正极材料设备非常重要.
4:锂电池布局

正极材料研发出来了,需要进行PACK,需要与负极材料,电池液进行配合使用,这样配合进行pack后的电能能量密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国内pack后的能量密度相对于正极材料能量密度的50%,高的比例也只能达到60%.
面对如此的地步,所以有部分锂电池厂家直接自己来研发正极材料,也有部分正极材料厂家直接自己研发电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相互之间的配合,在研发过程中,也不会应为相互之间的配合问题再次进行沟通了,减少了沟通成本,以及减少了沟通时间.
5:电子消费品的布局

目前在消费品上布局的公司很多,还有一些在动力车型上进行布局,比如宁德时代是做锂电池的,但是在动力汽车上就有一定的布局,杉杉锂能是做正极材料的,但是对锂电池也有一定的布局一样的道理,都是在上游进行布局下游.
面对正极材料如此竞争激烈的现在,我们作为正极材料应该怎样布局呢?
我觉得有几个方向为布局重点,第一个地方为:正极材料人才的布局,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机构,只有人才才可以将好的产品卖到全世界,第二个方向,正极材料产品定位布局,这个需要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及对正极材料产业链的完全了解和吃透,我们只能做到在未来的五年,跟着国家的步调,新政将成为锂电池行业的分水岭.到2018年5月,已经有73家电池芯厂实现了装机.那么怎样跑赢其他厂商就是需要在正极材料产业链上进行长远布局了.
